WFU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全世界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的統計,2015年全球約有四億一千五百萬人( 年齡在20歲至79歲的人)罹患糖尿病 ; 2040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將會達到六億四千兩百萬,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就是每10個人裡面就會有一個人是糖尿病患


當糖尿病(第2型)被診斷時,因為不容易有明顯症狀的關係,通常都已經持續高血糖好一陣子!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白皮書指出,2015年全世界的糖尿病病人,約有46.5%尚未被診斷出來,由此可見很多人帶有糖尿病而不自知!


那什麼樣的人,建議要接受糖尿病的篩檢呢?

一、40 歲以上民眾,建議每 3 年篩檢 1 次 ; 65 歲以上民眾,建議每年篩檢 1 次。此項為此為國民健康署提供之服務,請善用!

二、台灣糖尿病風險評估公式顯示為極高風險者,建議每年篩檢 ; 中或高風險者,建議至少每三年一次。連結: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風險檢測

三、符合下列 A 或 B 情況者,也建議篩檢。
A. 曾檢查為葡萄糖失耐、空腹血糖偏高、或糖化血色素(HbA1c) ≥ 5.7%~6.4% 者,
建議篩檢。篩檢正常者,建議每年再檢測。
B. 符合下列兩個或以上危險因子者,建議篩檢。篩檢正常者,建議至少每三年 再檢測一次。
    1. 身體質量指數 ≥ 24 kg/m2 或腰圍男性 ≥ 90公分,
女 ≥ 80公分
    2. 一等親人罹患糖尿病。
    3. 高血壓 (≥ 140/90 mmHg) 或正接受高血壓治療。
   
    4. 臨床表現胰島素阻抗 (例如:重度肥胖,黑色棘皮症)。
    
    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35 mg/dl 或三酸甘油酯 ≥ 250 mg/dl。    
    6. 多發性囊泡卵巢症候群的婦女。
    7. 生產4公斤以上嬰兒,或曾診斷為妊娠性糖尿病。
    8. 曾罹患心血管疾病。
    9. 缺乏運動。

目前用來診斷糖尿病的標準有糖化血色素(HbA1C)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等三項



抽血檢驗的糖化血色素(HbA1C)大於6.5% ; 空腹血漿葡萄糖 ≥ 126 mg/dL (空腹的定義:至少 8 小時未攝取熱量) ;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口服溶於 300 ml 水的 75g 無水葡萄糖),第 2 小時血漿葡萄糖 ≥ 200 mg/dL等,以此三項標準搭配2015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的流程圖來診斷糖尿病!


另外還有,若有明顯高血糖症狀且隨機血糖大於 200 mg/dL 時,亦可診斷為糖尿病。

糖化血色素介於5.7-6.4%,空腹血糖值為100-125 mg/dL,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 2 小時血糖為 140-199 mg/dL等情況,歸類為糖尿病高風險群 (糖尿病前期),也就是判定為糖尿病的候選人,若能夠積極改善飲食跟生活習慣,則之後不一定進展成糖尿病。(總統候選人也不一定會變成總統啊)




根據2015台灣糖尿病指引的建議,一開始建議同時驗空腹血糖跟糖化血色素(HbA1C),然後根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色素(HbA1C)的數值再去進行下一階段的評估跟確診!


若是新診斷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可以參考病人的糖化血色素(HbA1C)高低來進行治療。若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9%,可以先單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者使用胰島素。


若糖化血色素(HbA1C)大於9%,建議直接使用胰島素治療或者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血糖藥來控制血糖。每個人情況不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評估,同時篩治療可能已經存在的糖尿病併發症(或評估牙齒健康),千萬不要隨意聽信偏方!

參考資料:
1. 2015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出版)
2. 國際糖尿病聯盟 IDF DIABETES ATLAS - 7th EDITION